《天净沙》应该是元曲中很著名的一个曲牌,尤其是马致远那首《天净沙·秋思》: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更是提高了《天净沙》这个曲牌的知名度。这首小令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,意蕴深远,结构精巧,顿挫有致,被后人誉为“秋思之祖”。能够与之相媲美的也只有白朴的《天净沙·秋》。
白朴,金朝官员白华之子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马致远并称“元曲四大家”,也是著名的杂剧作家。白朴早年富贵,父亲白华官至枢密院判,与当时的大文豪元好问家为世交。那年,蒙古军南进,金哀宗弃城而逃,白华只得将妻儿留在汴京,只身随金哀宗渡河而上。次年汴京失守,蒙古军纵兵大掠,城内士庶惨遭杀戮,白朴和家人幸得元好问收留,才免于遇难。当时白朴感染瘟疫,元好问便将年少的他抱在怀里捂汗,6天后好转,从此以后,元好问就开始对白朴悉心培养,视为己出,成为了一段佳话。
白朴36岁时,元世祖广招贤才,时由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举荐了白朴,但白朴不愿为官,婉言谢绝。从那以后,白朴就开始游历江湖,四海为家,晚年寓居金陵。期间,白朴创作了一首《天净沙·秋》。词作原文如下:
孤村落日残霞,轻烟老树寒鸦,一点飞鸿影下。
青山绿水,白草红叶黄花。
这首曲的大意是:
暮晚的太阳逐渐西沉,天边的晚霞也在慢慢消散,荒野的孤村被夕阳晚照,远远望去,略有几分黯淡。
几缕炊烟淡淡升起,飘向空中,秋意微寒,有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枝头上。
偶尔,远处一只孤雁飞掠而下,一道残影划过天际。
目之所及,青山巍峨,绿水荡漾。
白草、红叶、黄花掺杂在一起,呈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绝美秋景图。
白朴这首《天净沙·秋》是一首写景散曲,共撷取十二种景物,描绘出一幅从萧瑟、寂寥到明朗、清丽的秋景图。
整首小令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寂寥的氛围,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,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,由远及近,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。不但描写了秋季山村萧索的晚景,也构架出了远山近水、落日飞鸿的旷阔之图。从而表达了白朴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,也是紧密贴合当时社会大环境抒情曲。
全曲用笔精深,风格独具,短小隽永,构思工巧,婉约清丽,意境新颖,写得极美,余味无穷,颇有词的意境,曲题虽为“秋”,并且写尽秋意,却找不着一个“秋”字,极富艺术张力,一笔并写两面,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,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不失为一篇写秋杰作。
总起来看,白朴的这首小令《天净沙·秋》与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,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,异曲同工,各具神彩。白朴这首小令中的“一点飞鸿影下”,寓意离人情思之苦是顺乎情理的,其作用如同马致远小令中的“断肠人在天涯”一样,统领全篇,把前面的各种景物串联起来,使得全曲景情妙合,有情有思,情词俊逸,不同凡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