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背叶根 > 白背叶根炮制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暮春轻夏长江春水绿堪染,荷叶出水大于钱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4/8/18 12:42:09
“根是泥中玉,心承露下珠。在君塘下种,埋没任春浦。”唐朝李群玉《莲叶》“荷叶生时春恨生,荷叶枯时秋恨成。深知身在情长在,怅望江头江水声。”唐朝李商隐《暮秋游曲江》初衣解诗:暮春时节春花尽,潇潇春雨,开了繁花,落了繁花。人们的视觉,因为没有二月花的打眼,变得辽阔起来,在无限的绿色里穿行,这是如同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的晚春。如果把2月比作花枝少女,那么暮春三月,就是少年,看起来一片青葱向上,明朗而朝气。伤春的人,人在春天,却又感慨春天,正所谓“一年春好惟三月,一去不回是少年。”仿佛3月,是衣裳最青,神气最足的青春时代,好到无以为继。你也看那山色之青,水色之足,绿可染衣。你看那池塘春草,青刷刷,绿盈盈,仿佛是盛极,再长下去,只怕会缭乱和过度。然而晚春并非圆熟到让你悲哀,如果你悲哀只是证明你眼睛不够清澈,视野不够广阔,甚至你的心只流于浮躁。因为,因为,荷叶生。人是极度的健忘,经历了漫长的冬春,看见如天的平水,或者那绿草正好的池塘,他们已经忘了,在水底,在视野不到的地方,在最寒冷的季节,有一种植物一直存在。它们只是埋在了淤泥里,只是睡了一个漫长的冬眠,只是懒得和春花争丽,又或者只是信守别人忘记的约定,迟来,是为了守约,去赴一场夏天的约定。“根是泥中玉,心承露下珠。”你们知道我说的是什么?我说的是荷花。它们的根是永远不变的心,雪白通透,在爱人不在的日子,深深沉埋了起来。但是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,她们都没有改变。你知道一颗唐莲子可以在泥土中等待多少年?等待年或者更久,你就知道那冬天的冰雪淤泥只是封冻,不是死亡。那露下的珠,是谁的泪水?她收到,她珍惜,她深藏。“在君塘下中,埋没任春浦。”我在你的水塘中被你栽植,你不来的时候,我不动心,哪怕春水一遍有一遍的流过身边,春草在热闹的说话,春花开了又谢。由他。荷花虽然是夏花,但是荷花一直都是在的,在冬天里,在春天里。只是她不为春天的热闹所动。暮春时节,是谁的召唤,是谁的念想,它的枝叶从根茎里探了出来。”长江春水绿堪染,荷叶出水大如钱。“荷花是一种相思之花,只为相思而生。所以它不凑春天的热闹,在大家惆怅的暮春和晚春,来了。当你伤悼青春的易逝时,小荷叶探出水面,哥哥,你在想啥呢?那稚气,那挺拔,那天真,是绝好的治愈系的清新。于是你忽然觉得,那浓重的春愁,化为了笑声。是的,当春天过去了,还有荷叶,还有荷花。春浦荷叶生。那是不曾失落的爱和相思,当你以为失落时,其实她永远在。她只是不在水面,不在视觉里,她在池塘底,在水面下,在险些以为忘掉的记忆里,在灵魂的深处。还有荷花。“荷叶生时春恨生,荷叶枯时秋恨成。”李商隐是最懂荷花荷叶的。他晚年回到了长安,在秋天,他去荷叶,凋零地去江畔,去看凋谢的荷花,去思索一生的情感和命运。那荷叶生的时候,那无尽的相思就已经凝结,那荷叶枯的时候,那无尽的悲哀就已经形成。这两句写的是视觉上和心理上的。暮春时节的荷叶出水,代表着一种清新永恒的感情,重新在春天里形成,它比春花更为持久。而到了秋天,荷花凋谢,仿佛生命完结。“深知身在情长在,怅望江头江水声。”这个确实上升到灵魂的层面,荷叶出水与荷花凋零,那只是表面的,那埋在土里的根,如同我的相思,根不死,永远有不灭的对爱的深情。所以荷叶生,是这样的清新唯美,又是这样的永恒动人,因为它的背后,是永恒不死,长在泥土里洁白的根,如同不死的洁白的心。荷叶生,代表新的轮回和生机,荷叶生代表永恒的相思。怎不令人欢喜,又怎么不令人在欢喜之后生出浓重的感情?“江头橘树君自种,那不长系木兰船?”又见春浦荷叶生,哪不深深有相思?在流年的惘然里,在青春将过或已的人生里,治愈人生的,总是不灭的情感与相思。如同荷叶生。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。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beiyegena.com/bbygpz/1561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背叶根版权所有




    冀ICP备2021025465号-8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