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yishicankao医食参考
金秋十月小长假,伴着浓浓的秋意,我们迎来今年的重阳节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“九”为阳数,九九两阳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。民俗中,“九”有长久、长寿的含意,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期望与祝愿。
古时,重阳节就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饮菊花酒、吃重阳糕等习俗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
这个重阳节,小编送你一份超实用养生清单!让我们有能力报答时,父母仍然健康。
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进入重阳佳节之后,也就意味着进入了养生关键期,而这个时候养肺润燥、保暖防寒就是养生的首要任务。
做好这3件事,预定一整个秋冬的健康。
饮食:清淡为主,适当进补
秋季是一个进补的时节,此时秋燥明显,易出现呼吸道疾病,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,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的食物。
脾胃功能减弱,是秋季的典型现象。早晨喝一碗粳米粥,可防秋凉,补脾胃。若在粥中加入梨、胡萝卜、南瓜、百合等润肺的食物,还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,可适当吃点蛋白粉,增强免疫力。
起居:早睡早起,保暖防寒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说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中医上常讲“秋养肺”,其中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,这样有助肺气舒展。尽量保证23点前入睡,每天最好睡足7个小时。
另外,寒邪容易通过口鼻侵犯肺,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。若平时四肢乏力、偶有虚汗可服用些黄芪。同时秋天适当增添衣物,少吃寒凉食物,少喝冷饮。
心情:登高赏菊,预防悲秋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重阳节前后,草叶枯落,花木凋谢,常使人有凄凉、垂暮之感,导致情绪忧郁、烦躁。
金秋十月,天高气爽,漫步登高远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还会让人心旷神怡。同时多饮菊花茶可散风清热,平肝明目。
6个养生法
只需每天醒来后花3分钟
1.睡醒伸懒腰
早上醒来别着急起床,先在床上伸懒腰,可以反握床边辅助,把筋拉开,三四下即可。
俗话说:“筋长一寸,寿长十年”,早起抻一抻,松筋骨、通脉络、活气血,还能避免起床过猛带来的气血不顺。
2.睡醒侧卧排浊气
侧身躺,双膝环抱在身前,让脏器都聚在一起,低头吸气、抬头呼气,把身体里的废气呼出去。
3.太极图方向搓脸
两个手横放,按照太极图的方向来回搓,搓若干次,感觉到脸微微发热,就说明起作用了,能让全身的血液恢复到正常的活跃状态。
4.双手捏全耳
双手把两只耳朵,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捏一遍。众所周知,耳朵上有很多穴位,对应着身体的各个部位,小小动作对全身都有保健作用。
5.拳头敲大椎穴
用拳头敲打背后的大椎穴——大概位于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面。
6.最后一步梳头
用梳子梳全头,最好是木梳或是牛角梳,可以逐步增加力度,即使已有白发或是脱发的人,日梳百遍也有益无害。
这6个养生法,每天醒来之后,花不到3分钟时间,就能帮助身体从睡眠状态快速醒来,促进夜里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。
本文合作作者:yishicankao
编辑:大V
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