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背叶根 > 白背叶根功用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大岩桐株形小巧玲珑叶柄短壮,叶片翡翠碧绿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3/5/20 21:42:08
白癜风诊疗规范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yqyy/140828/4458139.html

种植有的说法是陶冶情操,其实也就是闲来无聊,找点事情做做劳作之余总结点心得。

文/深深碧鳞

大岩桐:株形小巧玲珑叶柄短壮,叶片翡翠碧绿,奇美异常

大岩桐,株形小巧玲珑,叶柄短壮,叶片翡翠碧绿,奇美异常。花葶直立,花朵大,花色丰富,繁花似锦。大岩桐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,可用播种时间来控制花期,能根据需要,四时鲜花不断。多年生球根类草本花卉。大岩桐,全株密被粗毛。株高15~25厘米,其块根茎呈扁球形,地上茎极短,叶梗通常对生,极少为三梗轮生的。每年春季自球茎顶端抽生数十支短柄,叶片就着生在这些短柄顶端。椭圆状至卵圆形,富有金属光泽,先端叶脉隆起,叶缘呈现锯齿状表面及背面均有白色茸毛。大岩桐的花葶从球茎顶端叶腋间抽生,花朵喇叭状,花瓣丝绒质,先端浑圆,大而美丽。

大岩桐

盛开时,一丛丛的喇叭状花朵呈现青色、紫色、墨红色、红白色、粉红色、洋红色、紫红色等。有的白边红心,有的白边蓝心,光泽细腻,十分鲜艳。花型有单瓣、重瓣和带裙状边缘的花瓣,十分丰富。大岩桐花谢后坐果,果实为蒴果,成熟后自动开裂,细小的种子多为褐色,可用来有性繁殖。大岩桐原产南美巴西的热带雨林中,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,不耐寒,耐半阴。夏季忌强阳光直射,要求在高温湿润半阴的生态环境生长,避免雨水浸入,冬季落叶休眠,地下块茎在5℃的环境中,可以安全越冬。大岩桐的繁殖方法很多,通常只采用播种、扦插和分球茎等三种方法。

大岩桐

大岩桐的花朵,一般雌蕊柱头高于雄蕊花药,自花授粉比较困难。如果莳养者要培育新的优良品种,应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,方可获得种子。大岩桐的种子发育快,一般授粉40天左右种子便成熟。要及时采收,不然蒴果会自动开裂散失。釆收后晾晒一下,便可贮藏随时播种。大岩桐的种子非常细小,每克种子有籽粒,发芽力最多保持一年。播种时间宜在8~9月,这时的气温一般都在18℃左右。而且昼夜温差低,是播种繁殖大岩桐的最佳时间。播种苗床宜用大口土陶浅盆,基质可用疏松肥沃、排水性好的微酸性森林腐叶土、山泥土各半,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,充分混合,最好经过夏季的强阳光曝晒。

大岩桐

整细过筛,严格进行消*处理后,上盆备用。播种时,种子先用细砂拌和,再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内,不必覆土。置于大盆中把水浸透,待盆土表面湿润后取出,盖上玻璃置于荫蔽温暖处。苗床温度控制在20~24℃之间,大约10~15天,种子就能萌发新芽。这时揭去玻璃,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小苗生长。当小苗长出2片真叶后,可进行第一次分苗,移植于另一浅盆中,加大株行距。为防止猝倒病发生,移植前的晚上,把苗床置于大盆中,由底孔进水湿透土壤,第二天移植时土团不散,保护小苗根系。整个操作都要注意遮荫,小苗绝对不能萎蔫失水。

大岩桐

待小苗长出5~6片新叶后,可用口径10厘米大小的花盆进行栽培。十天半月后可适当施一些稀薄的液肥,浓度为1:10至1:15。施肥时要细心,不能玷污叶片,每次施肥后用细孔喷壶进行雾状喷水一次,以保持叶面清洁。植株生长到10cm以上,再换盆定植于12~15厘米的土陶盆中。定植时,要施足以干牛粪骨粉和过磷酸钙为主的基肥,但数量不宜太多,一般在花盆的底部放一匙即可,上面再放一层粗颗粒培养土。栽培深度以小苗大叶与盆口相平为度。定植后浇透水,置于荫蔽通风处,缓苗5~7天后,便可进行正常管理。结尾:

作者简介:深深碧鳞,喜欢种植,喜欢学习种植技术。喜欢文字,喜欢创作,喜欢用文字去实现自我的价值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beiyegena.com/bbyggy/12730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背叶根版权所有




冀ICP备2021025465号-8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