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背叶根 > 白背叶根检查 > 正文 > 正文

二十八星瓢虫知识免费科普,看一看你了解多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3/5/24 13:12:33

二十八星瓢虫别称酸浆瓢虫、马铃薯瓢虫,属于节肢动物门、有颚亚门、昆虫纲、多食亚目、瓢甲科、毛瓢甲亚科的一种动物。

“二十八星”瓢虫是指两鞘翅上共有28个斑点的瓢虫个纯分类学上的名词。已知的二十八星“瓢虫都是植食性的。其中有些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,也是鞘翅目中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。

该物种成虫呈半球形,红褐色,全体密生*褐色细毛,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斑。茄二十八星瓢虫——成虫体略小,前胸背板多具6个黑点,两鞘翅合缝处黑斑不相连,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基本上在一条线上,幼虫体节枝刺毛为白色。二十八星瓢虫——成虫体略大,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大的黑色剑状斑纹,两鞘翅合缝处有1~2对黑斑相连,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线上,幼虫体节枝刺均为黑色。炮弹形,初产淡*色,后变*褐色。老熟幼虫淡*色,纺锤形,背面隆起,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,前胸及腹部第8~9节各有枝刺4根,其余各节为6根。淡*色,椭圆形,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,背面有淡黑色斑纹。

二十八星瓢虫1年发生2~3代。其成虫在枯草、树木裂口及石垣越冬,5月飞至苗床和大棚番茄及茄子田产卵,亦常寄生于酸浆和牛蒡上。触摸时成虫从体内分泌出*色液体,由叶片滑落,卵为弹头形,产在叶背,幼虫灰白色,带有支状刺,20d后化为成虫。二十八星瓢虫在东北一般1年发生1~2代。以成虫群集在背风向阳的树洞、树皮缝、墙缝、山洞、石缝及山坡、丘陵坡地土内和篱笆下、土穴等缝隙中越冬。翌年5月中下旬出蛰、先在附近杂草上栖息,再逐渐迁移到马铃薯、茄子上繁殖为害。成、幼虫都有取食卵的习性,成虫有假死性,并可分泌*色粘液。夏季温度较高,成虫易不食导致不能生育。幼虫共4龄,老熟幼虫在叶背或茎,上蛹。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、8月中旬分别是第1、2代幼虫的为害盛期,随着茄科作物的收获,幼成虫转移至其他作物上。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2代成虫迁移越冬。东北地区越冬代成虫出蛰较晚,而进入越冬稍早。以散居为主,偶有群集现象。

二十八星瓢虫属于半翅目瓢虫科,又名马铃薯瓢虫,主要分布在华东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、华中地区,近些年随着气候的变暖,东北地区逐年加重发生。二十八星瓢虫主要为害茄科、豆科、葫芦科、菊科、十字花科等蔬菜,及龙葵、苋菜等杂草,大豆、马铃薯等粮食作物。

二十八星瓢虫成虫、幼虫在叶背面剥食叶肉,仅留表皮,形成很多不规则半透明的株死亡。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、组织变僵;粗糙、有苦味,不能食用,甚至失去商品性。被害作物只留下叶表,皮严重的叶片透明,呈褐色枯萎,叶背只剩下叶脉。茎和果上也有细波状食痕。

防治方面,人工捕杀成虫,幼虫,人工摘卵。利用其假死性敲打植株,收集消灭。幼虫孵出前人工摘卵,集中处理,减少害虫数量。喷施苏云金杆菌、云菊素等生物制剂,保护天敌。根据其趋性,利用杀虫灯或种植诱集作物,达到集中捕杀的目的。比如种植龙葵诱集。该物种在幼虫未分散期或低龄幼虫期抓住时机适时用药,防治效果较好。可用2.55溴氰菊酯倍液喷雾;2.5%功夫菊酯乳油倍液喷雾;2%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每亩20~30克加水稀释喷雾;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~20克加水稀释喷雾.注意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。

文中图片均为网络图片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beiyegena.com/bbygjc/12769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背叶根版权所有




冀ICP备2021025465号-8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