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长篇名家传记《徐芒耀的油画世界》作者陈洪标撰写冷军和齐白石PK画竹子,画墨竹输了,改画彩竹,卖了万,反超3倍。搞艺术的,到了一定时候,就会停下来,因为已处于一个阶段性的顶峰,也意味着到了阶段性的天花板。这个时候,有的艺术家会否定自己所取得的成绩,重新再来;有的会把原来的放一下,去玩玩其他的,寻求新的灵感和突破口。中国写实画派领军人物之一冷军,选择了后者。↑上图为冷军在画墨竹。他有一段时间,专门玩国画。而且他不玩国画工笔,玩的是和写实油画完全相反的水墨写意。有的人为他担心,有的人为他叫好,认为他可能成为中国第二个徐悲鸿,在油画领域成名后,最终在国画上使自己的艺术生涯达到顶峰。这些都是外人的意思。谁也不知道冷军心里是怎么想的。↑上图为冷军画的墨竹作品。但是从冷军流上市场的国画作品,可以看出,他心中还的是立有标杆的。这根标杆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,从他画虾,画和齐白石相似的虾,就可以得到印证。当然除了立有主标杆外,还可以有若干副标杆,这是后话。今天要说的是,他在画虾的同时,还画墨竹和齐白石PK。有人就在背地里笑了,画虾没干过齐白石,还敢画竹子,你这是纯粹找不自在。↑上图为元代吴镇《墨竹图》。为什么这么说?理由有二:一只要学国画的,谁都知道画坛有一种说法叫“兰半世竹白头”。什么意思?就是说画兰花,你至少要学半辈子,按以前人的寿命,大概至少要学三四十年,才有可能把兰花画好;而画竹子更难,要白头,也就是要六七十岁,才有希望把竹子画好。可见画竹子有多难。↑上图为元代吴镇《墨竹图》。二是选错了PK对象。画虾画其他,齐白石是一把好手,没话说的,画墨竹另当别论。齐白石自己和自己比,画竹不是最好的,而且画的并不多。58岁时他在画竹作品上写有这样一句话:“余喜种竹,不喜画竹,因其平直,画之,与世之画家自相雷同……”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,是竹子没什么好画的,画来画去大家都差不多,直不笼统,没意思,不喜欢。你看看,他自己都不喜欢画竹,你还找他画的竹子PK,是不是找错对象了。而且,齐白石和别人比,画竹子也不是最好的。比如元代吴镇和柯九思,明代高松等等等,都是画墨竹一代高手。↑上图为元代吴镇《墨竹图》。因为这两个原因,很多人对冷军画墨竹不看好。事实也差不多。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这句话为什么总是对的呢?你是专家,你是诸葛亮,你再有本身,你也只有一颗脑袋,哪里有群众人多力量大脑袋多,三个臭皮匠当然能顶过一个诸葛亮。冷军画的墨竹,到目前为止在拍卖市场上还没有交易的记录。现在所见的也是网络上的几幅图。↑上图为冷军画的墨竹作品。这说明画墨竹冷军是输了。但是,冷军却借鉴国画的手法,改用油画画竹子,而且把原来画油画的笔法也变了变,不用浅色压深色,而是先用白底画浅色,再画深色,最后深浅交互。同时,他还加入了一些书法的用笔意味。结果,惊喜出来了。冷军把传统国画墨竹的固定图式打破了,就是齐白石所说的不喜欢的那种平直,变成了彩色和立体。有绿叶,有枯叶,中间还有其他杂草;竹子不再只讲究疏密,还有相互冲突、交叉、纠结在一起的,而光线和颜色的变化处理的既丰富又微妙。↑上图为冷军的油画彩竹作品《爽秋》。冷军完全把竹子还原成自然生长的样子,不再是国画中把竹子抽离成诗意的画面,那种干净清爽和精致的刻意不见了,展现的是大自然中竹子的原貌和独特的美感。冷军用油画画出的这些彩竹之后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出现了当年画的竹子当年就拍卖成交,在年至年期间,一共拍卖了8幅作品。这说明所画的彩竹成功了。↑上图为冷军的油画彩竹作品《高竹图》(一对)。这一点从拍卖成交价的变化也可以得到印证。从最初86.25万成交的《舞蹈家与竹》到.5万成交的《高竹图》,目前冷军画竹作品中最高成交价是万的《知秋》。↑上图为冷军的油画彩竹作品《知秋》。这和齐白石画竹的得意之作《清风君子》相比,反超了3倍之多。齐白石的《清风君子》,之所以成为他得意之作,也是因为打破了传统固有的“先画竿再画枝,由枝再生叶”的画竹模式。齐白石是先将叶子全部一气呵成画好,再画竿添枝,形成了画面的磅礴的气势,不仅避免了刻板,而且尽得生动自然的意趣。↑上图为齐白石的墨竹作品《清风君子》。齐白石这样画,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,画竹最重要是竹叶,把竹叶画生动了,有气势了,自然就趣味无穷。这幅《清风君子》是齐白石86岁时画的,也让他的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实践。齐白石的《清风君子》在年北京传是国际秋拍上,以.8万成交。你觉得冷军的油画竹子好,还是齐白石的墨竹好?欢迎留言发表高见。本文作者其他精彩文章:张大千花两黄金买画,卖了1.5亿,崔如琢花1亿买画,变成30亿他们画的樱桃:4个卖19万,连枝带叶的卖78万,不如他一碗万画古典美女画出了诗意,还不过瘾,再画白衣少女,两幅画卖万他办画展上了央视新闻:9年徒步8万里的记忆,全变成了绚丽的画面他能画出美女内心世界,而他不画脸画后背,也能让你感到美若天仙本文系原创,由长篇名家传记《徐芒耀的油画世界》作者陈洪标撰写,图片来自网络。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baibeiyegena.com/bbygyc/16619.html